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赋予陕西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陕西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陕西省聚力支持:西咸新区迈入发展新阶段
《意见》摘要: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充分认识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抓住机遇,趁势而上,敢于创新,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支持,高水平地推进新区建设,高标准地做好各项工作,举全省之力加快西咸新区发展。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提出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至此,西咸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新区,成为我国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支撑点之一。
国家级新区的批复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赋予陕西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陕西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从推动西咸一体化,引领关中城市群建设,到承担起国家战略重任,深化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升级后的西咸新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战略任务,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半年多来,在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的高度重视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带队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学习,借鉴了外省市支持新区建设的做法,并多次召开了座谈会,先后征询了西安、咸阳两市和32个省级有关部门意见。从陕西发展的大局出发,十多个单位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诸多兼具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经过了反复研究后,陕西省委、省政府最终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的决策部署为西咸新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此次《意见》的出台,为西咸新区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强化了政策支撑,再次向外界表明,陕西将举全省之力加快西咸新区大发展。
“《意见》出台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从全局出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集思广益、汇集各方智慧的结果。”参与文件起草工作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陕西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要战略任务,不断寻找支撑点,搭建载体。此次《意见》的出台,把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三大战略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并提出可操作的路径。
“国家级新区不仅仅是荣誉称号,更应该是磁力场。只有通过全面地开发开放和改革实践,形成多项区域发展政策的叠加,特别是在特色产业的定位上,一定要对国家的战略定位进行细化,找准自身优势,把握新机遇,在相关领域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的磁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这个《意见》的出台,在突出陕西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使西咸新区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在对比研究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兰州新区、西咸新区等已有的国家级新区后,陕西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曹云说。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白永秀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为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再认识、再定位。新的定位一定要有新的功能来支持,而产业则是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西咸新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打出自己独有的产业品牌,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赋予西咸新区的重要任务和有关要求,理顺了西咸新区的体制机制。为新区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了整体保障。这标志着西咸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西咸研究院负责人说。
发挥空中优势,打通向西开放枢纽
《意见》摘要:整合空港新城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依托西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家海关口岸,积极申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设立空港新城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国家航空城实验区。
目前,陕西正在西咸新区打造以航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为主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系统,制订关中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启动地铁延伸线建设,加快西咸北环线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衔接。无论是在地理上连接大西安,还是在空间上联通亚欧大陆,西咸新区的立体交通优势都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重要作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认为,打造枢纽功能,是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西安和咸阳处于我国大地原点附近,西咸新区具有居中的地理区位优势,全国重要铁路、高速公路、航线等都在这里汇合,而且能迅速连接到全国最大的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和亚洲最大的高铁车站西安北客站。居中的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构建将为货物、贸易在此聚集打通路径。”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白永秀表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拥有陕西省唯一的集航空、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的航空城试验区,近日,国家4部委批复设立陕西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物流仓储将率先在这一区域聚集。西咸新区要协调好与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西安出口加工A区和B区这几个陕西已有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完善枢纽功能,统筹资源,避免不必要的竞争,突出合作供应,为陕西申请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探路。
破题能源金融,陕西亮出能源优势
《意见》摘要:出台相关园区优惠政策,鼓励各类能源企业积极参与西咸新区丝绸之路能源金融贸易中心建设,鼓励金融企业和陕西省新组建金融机构优先入驻,推进省资源交易中心落户能源金融贸易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枢纽。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发挥西咸新区周边能源资源富集和交通便捷的优势,构建以能源交易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建设大西北重要的能源金融中心。探索以资源、科技、金融互为支撑,通过资源增信、证券化等方式支持西咸新区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金融创新上给予西咸新区的一大支持。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涛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国家级新区的获批,为西咸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期。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国家推出的国际战略中,能源金融贸易中心的建立可谓填补了陕西发展空白点,将充分发挥和放大陕西能源资源富集的优势,为陕西能源经济走上规模化、高端化,提供金融支持。“如果能构建一个全新的能源交易机制和能源服务体系,将大大延伸陕西的能源产业链。”
冯涛建议,要加快引入能源开发类企业、能源贸易类企业、为能源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三大类龙头企业,建立贸易平台。“西咸新区应该抓住国家级新区的优势,积极争取申报中国西部能源开发银行,建立能源开发基金,服务陕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引进企业时,要放开视野,比如中石油的全资银行昆仑银行在为总部选择新址,陕西应创造条件、全力争取其入驻西咸新区,这样的龙头企业将极大地促进西咸新区能源金融产业的发展。”
对于此,白永秀表示,虽然建立能源金融贸易中心面临众多困难,但也是陕西在全国打出的一个特色品牌,可以利用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探索实践,实实在在的走好产业发展的每一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矿产品交易市场,西咸新区应该勇担此任。
统筹科技资源,创新引领产业方向
《意见》摘要:中省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西咸新区布局,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鼓励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向西咸新区集聚。支持沣东新城创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探索我国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新路径。
陕西把全国唯一一个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放在西咸新区,借助西安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和西咸新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一片创新发展试验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这一努力更凸显出国际色彩。日前,在中俄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俄跨境高科技产业园区正式落地沣东新城,为陕西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增添新的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冯宗宪认为,《意见》提出支持沣东新城创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探索我国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新路径,意义十分重大,显示出陕西省委、省政府用大科技推动大西安建设,引领大关中和西部发展乃至丝路经济带共同发展的决心。在新形势下,作为陕西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工作的核心载体,沣东新城创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应进一步围绕企业主体、开拓科技经济大市场、充分激发人才智力红利等方面大做文章。重点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向着国家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目标不断前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战略目标定位,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联盟式聚集、园区化吸纳的基本发展原则,以吸纳聚集科技资源为手段,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致力于打造以利益为机制、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核心,引领科技资源向科技经济和核心竞争力转变,加快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打造陕西核心竞争优势。
在冯涛看来,通过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建设,西咸新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硅谷”。“西咸新区要创造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新环境和发展的新机制,引导创新型要素不断向区内集聚,只有创新型要素的集聚,才能提升区域发展的活力,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省政府把关天经济区规划中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功能放在西咸新区的沣东新城,这无疑是西咸新区发展的最大亮点。”他表示,通过统筹各类科技资源,引导创新型要素走出院所,面向企业,面向生产,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造就特色产业集群。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改革工程,是高级要素的市场化实践。为此,不但要打破过去的体制性束缚,而且要在金融、税收、工商及各类中介服务方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入现代风投产业,孵化、扶持创新性企业的成长,这样,中国西部的“硅谷”才能指日可待。”
作者:王睿 许梦婷 杜瑶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