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李稻葵:个人征信业务是互联网金融重大利好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2/9 10:03:30
点击: 1782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

  岁末年初,油价暴跌、卢布贬值……全球经济的黑天鹅事件频发。加入WTO近十五年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黑天鹅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2015年全球经济又将走向哪里?中国经济走出去、特别是资本输出的前景和风险如何?本期特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解析2015新常态下的中国与世界。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Mansfield Freeman Chair Professor)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2010年-201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讲授课程包括中级微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等。

  2015元旦刚过,央行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引发市场极大关注。《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业界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我国个人征信业务的市朝闸门正式开启。

  金融界:今年其实互联网金融也很热,最近央行又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政策。去年您承担了央行个人征信的重大课题,而且发布了报告,您怎么看待这次的政策?您觉得会有哪些影响?另外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李稻葵:大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扩大征信的范围。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征信社会,信用社会,必须要有人来搜集个人信息。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由于人与人之间不见面就可以交易,因此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个人信息更加重要,所以一定要扩大征信面。过去传统的信用信息是去银行贷款才产生,而现在我们的网上交易、手机缴费是否及时等等都应该纳入征信的范畴。这是第一大重要性。

  第二大重要性是体制的建设。现在大家对此还是争论不休,但是我们的报告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主干网,公益型的主干网是国家建设的,围绕一些主干网会有一些专业性的征信公司。信用网络体制建设很重要,如果全是专业性的征信公司,很多基础的信息没人愿意收集,因为工作量太大,回报也比较少。反过来全是国家一统天下,全是一个机构把所有的信用都收集,这也不合理。

  金融界:您觉得这个政策对于互联网金融在2015年的影响如何?

  李稻葵:是一个重大利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信用,特别是个人信用。而且互联网金融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信用信息,个人征信的需求和供给两头都和互联网金融相关。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