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带动性、高层次就业和生态环保等显著特征,是湖北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精神,优化环境,汇聚资源,促进湖北省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带来的重大机遇,结合全省“两计划一工程”的深入实施,以应用服务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武汉中国软件名城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加强载体建设,引导各种资源向湖北省软件产业集聚,建成中部地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成为国内软件产业重要聚集发展区。
(二)基本原则。
跨越提升,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发挥科教、人才、综合成本等要素优势,加速壮大软件产业规模,打造湖北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顺应服务化、融合化、体系化、网络化等新趋势,高起点谋划,汇聚高端要素,促进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
创新驱动,坚持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相结合。跟踪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技术与业务、软件与硬件、网络与服务的融合创新,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市场导向,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发挥政府在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应用牵引,坚持巩固存量与抢抓增量相结合。以市场驱动、应用牵引、融合拓展为导向,巩固嵌入式软件、地球空间信息、软件外包等现有优势产业存量。瞄准产业前沿,把握应用先机,抢位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业态,拓展市场空间,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增量。
(三)目标任务。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力争到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2400亿元,实现年均35%以上的增长。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的比重超过30%。软件企业总数超过2500家。
骨干企业加快成长。着力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软件企业,力争到2017年,入选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5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5家,新增上市软件企业10家。过百亿元软件企业达到1家,过十亿元软件企业达到10家以上。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色软件企业和产品加快涌现,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构建高、中、低端人才结构合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软件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0万人。
产业发展高度聚集。力争在近两年内获得中国软件名城评估授牌,打造“中部软件之都”。软件园区加快发展,到2017年全省产业载体面积突破800万平米。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创新模式转变
(四)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光通信、北斗导航、汽车信息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强与“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接,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特色产业发展。以重大信息化应用为牵引,鼓励系统集成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应用领域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责任部门:省科技厅、省经信委)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