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辽宁东戴河新区开发建设五周年成就综述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7:47:32
点击: 740

  疾风鼓帆,大潮拍岸,浪涌渤海湾。5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凉寂静的海滩,如今,已是风生水起的创业热土;5年前,这里是零星散布的渔村,如今,已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新城。

  5年风雨兼程,5年砥砺奋进。辽宁东戴河新区开发建设势如破竹,地区生产总值近3年增长4倍,203个项目开工、103家企业投产,“海岸中关村”蓬勃发展,“生态新城区”迅速崛起,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当下,国家要着力建设首都经济圈、打造环渤海城市群,东戴河新区可以充分利用双向承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辐射的独特优势,逐步发展成为两大经济板块的“经济桥头堡”;在全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最美的海滩”、“最后的海滩”将进一步彰显无穷的魅力,逐步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滨海后花园”,成为环渤海地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题记

  辽宁门户谱写铿锵发展新篇

  辽宁东戴河新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西南部。绥中是“辽宁西大门”、“关外第一县”。

  在辽宁省“五点一线”、葫芦岛市“三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推进过程中,绥中县“万家——高岭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2008年2月,绥中县将万家至高岭沿海区域统一规划,成立绥中滨海经济区。3月,绥中滨海经济区纳入省“五点一线”重点支持区域。10月,省政府主要领导把绥中作为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为绥中滨海经济区确立了建设“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的发展目标,拉开了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9年3月,“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相关规划编制完成,绥中滨海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葫芦岛市管绥中县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绥中实施扩权强县改革,绥中县拥有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1年3月,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绥中要保护好“最后的海滩、最美的海滩”,在生态宜居方面多做文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同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绥中滨海经济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月,绥中滨海经济区万家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辽宁(万家)数字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201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绥中滨海经济区更名为辽宁东戴河新区。2月,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港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将绥中港以西区域纳入东戴河新区总体规划。

  2013年11月,将东戴河新区周边9个乡镇划归辽宁东戴河新区管辖,新区所辖总面积增至96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0万。

  2014年2月,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新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建设以新兴产业为支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化现代生态科技滨海新城;建设东北经济区与京津乃至华北经济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和桥头堡;建设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示范试验基地;建设产城融合、港城联动且宜居、易业、怡游、逸生活的明星新城。  ”

  从无到有铭刻下创业者的胆略,从小到大见证了创业者的执著,东戴河新区实质性开发建设5年,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目前“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已初具规模,正在朝着“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人口规模50万、财政收入100亿元、经济总量1000亿元,连接辽冀两省具有地级市功能的支点城市”的宏伟目标前进。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辽宁的西大门敞开了怀抱。东戴河新区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积极打造投资环境、深度发掘文化内涵,擦亮了“旅游、产业、城市”三张名片,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宜居、易业、怡游、逸生活”的生态新城区恢弘的发展气势跃然辽西大地。

  一马当先 拼出“东戴河速度”

  走进东戴河新区,随处可见塔吊高耸、车轮滚滚的建设现场,让人真切感受到奋勇求变、拼搏向上的创业激情。

作者:李猛 翟新群 李万东 编辑:李婉玲